近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熊辉教授负责的面向专业领域的可通用多模态人机交互方法研究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可解释、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立项。
可解释、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重大研究计划面向人工智能发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人工智能的基础科学问题为核心,发展人工智能新方法体系,促进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支撑我国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主导地位。该重大研究计划面向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方法鲁棒性差、可解释性差、对数据的依赖性强等基础科学问题,挖掘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发展可解释、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并推动人工智能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创新应用。据悉,2023年度该重大研究计划分为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其中,重点支持项目仅支持6-8项。熊辉教授本次获批的为重点支持项目,直接经费300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体现高校科研创新实力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对团队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培育等有重大意义。熊辉教授本次获批的项目名称为“面向专业领域的可通用多模态人机交互方法研究”。人机交互是我国人工智能战略规划重点建设方向,构建可解释、可通用的人机交互技术对促进新兴智能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针对专业领域场景下现有人机交互方法数据生成可控性差、交互决策难以解释、交互过程效能低下等问题,建立适配多变输入信号的可通用多模态人机交互共性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体系。
项目内容包括:
- 研究不依赖大量标注数据的通用多模态数据生成技术,实现针对多变输入信号的可控内容生成。
- 研究面向专业场景的通用可解释多轮决策技术,实现复杂用户意图感知的人机交互可信决策。
- 研究知识增强的通用模型高效交互技术,实现大规模知识库与机器学习模型的有效融合。
- 研究面向专业领域的通用人机交互评估体系框架,在百度智能搜索、智能驾驶、智能地图等多种专业场景应用验证。研究成果将为实现人机交互技术突破、产业落地提供理论和应用依据 ,提高我国在人机交互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该项目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百度联合承担。
熊辉

本项目负责人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熊辉教授。熊辉教授现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人工智能学域主任,讲座教授(Chair Professor),并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委会副主任。长期从事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方面的科研工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TKDE、TOIS、KDD、VLDB、AAAI、IJCAI、NeurIPS等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学术休假期间曾担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长。他获得的部分荣誉包括AAAS Fellow、IEEE Fellow、ACM杰出科学家、国家级重要人才称号及荣誉、哈佛商业评论2018年“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全场大奖、2017 IEEE ICDM Outstanding Service Award、ICDM-2011最佳研究论文奖、和AAAI-2021最佳论文奖。指导的博士已有10余名取得国际知名大学终身教职。
去年12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审核,获批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仅仅9个月时间,我校便斩获重点项目立项,这是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立项结果,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资助项目37个,覆盖了数理、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实现了立项质量和数量的双突破。回顾详情>>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自2022年6月正式设立以来,在多项重要科研基金申报方面取得亮眼的成绩。2022年底,信息枢纽院长、讲座教授陈雷主持申报的“多模态数据驱动与知识融合的可解释性知识图谱推理技术”项目获得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的重点支持项目,资助经费(直接经费部分)254万元。